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度來台! 從 81 件真跡中看見百年藝術流轉
Text by 郭慧 Michelle Ku.Photography by Brett Beyer.Image Courtesy of 時藝多媒體 Mediasphere Communications LTD、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
作為全球最大藝術博物館之一,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(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,The Met)在世界藝術版圖上的地位毋需贅言。自1870年創立以來,這座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東側的藝術聖殿,早已成為無數藝術迷的朝聖地。好消息是,今年夏天,想欣賞博物館收藏真跡的人們,不必再飛往地球另一端,便能在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中一解藝術的癮!

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81 件珍品將首度來台。 (Photography by Brett Beyer ; Image Courtesy of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
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、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打造下,從雷諾瓦到馬諦斯,81件橫跨百年的名畫即將現身台北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,成為故宮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整修後重新面世的首檔展覽,也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內「羅伯特・雷曼收藏」亞洲最大規模展出,更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次將珍貴館藏帶來台灣。
在梵谷、塞尚等 38 位名家作品中 探索百年西方藝術發展
作為全台藝術迷年度最不容錯過的重頭戲,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不只精選印象派領導人物雷諾瓦(Pierre-Auguste Renoir)、後印象派大師梵谷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與塞尚(Paul Cézanne)、野獸派大師馬諦斯(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),以及高更(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)、畢沙羅(Camille Pissarro)等 38 位藝術大師共 81 件經典名作,帶領觀眾飽覽百年西方藝術發展,更邀請民眾沿著時光脈絡前行,從印象派、後印象派到早期現代主義,探索 19 世紀中葉至 20 世紀中葉以來,藝術家對這些主題的多元詮釋與演變,並引領觀眾跨越不同風格與媒材,展開對話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展覽的 81 件作品中,超過 60 件都出自已故藝術藏家羅伯特.雷曼(Robert Ryman)先生捐贈給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名作展的收藏,更讓人見識到這位傳奇人物收藏之豐厚精彩。

1. 保羅.高更作品《大溪地的出浴女子》。2. 奧古斯特.雷諾瓦作品《彈鋼琴的兩位少女》。 (©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; Image Courtesy of 時 藝多媒體 Mediasphere Communications Ltd.)

保羅.塞尚作品《布豐莊園附近的樹木與房舍》。 (©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; Image Courtesy of 時 藝多媒體 Mediasphere Communications Ltd.)
沿著五大展區脈絡 感受法國繪畫與素描的靈光
於是,當人們走進展館,只見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巧妙透過「身體姿態」、「肖像與人物」、「徜徉自然」、「從城市到鄉村」及「水岸風光」五大主題,帶領觀眾探索法國繪畫與素描的生動面貌。而在觀展過程中,人們還能看見印象派畫家瑪麗.卡薩特(Mary Cassatt)、貝絲.莫莉索(Berthe Morisot)即以強烈構圖風格聞名的蘇珊.瓦拉東(Suzanne Valadon)等女性藝術家的創作,讓人從女性藝術家畫筆下,看見她們的獨特視角,以及這些女性如何在西方現代藝術發展過程中,努力逐漸嶄露頭角。
對於觀眾而言,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不只讓我們與耳熟能詳的名作親身相遇,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。在雷諾瓦的溫柔筆觸、馬諦斯的狂放色彩、梵谷的真摯熱烈下,重新凝視藝術如何屹立在時光的長河裡,持續觸動人心。

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全球最大藝術博物館之一。 (Photography by Brett Beyer ; Image Courtesy of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